机械平台.信息物联网平台现全面招商,热烈欢迎!027-87869600
标王 热搜: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快报 » 行业资讯 » 正文

新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机艺融合技术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2-12-05  浏览次数:83
核心提示:  为了有效解决新疆棉花生产中的突出问题,通过选地整地、精量精准播种、种植模式、深松、水肥药一体化、化学调控、无人机飞防
   为了有效解决新疆棉花生产中的突出问题,通过选地整地、精量精准播种、种植模式、深松、水肥药一体化、化学调控、无人机飞防、化学脱叶、机械采收、秸秆还田与残膜回收等各项技术的集成示范,形成了适于新疆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高效综合配套技术体系,并在新疆主要植棉区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。应用此项技术可全面提升水肥利用效率和轻简化种植的效果,增强植棉的精准性与高效性,提高植棉效益,可为新疆棉花种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引领。
 
  1选地整地
 
  选择地势平坦、集中连片、方正平整、道路畅通、土质疏松、土壤肥力中等以上、盐碱总含量低于0.3%、排灌顺畅的地块。精细化整地后,土地质量应达到“齐、平、墒、净、直、松、碎”七字要求。
 
  2精准精量播种
 
  利用全球定位系统(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,GPS)导航仪自动一次性完成铺膜、播种、覆土等作业。精准标准化播种要求:下种均匀,精量播种的单粒率≥95%,空穴率≤2%,错位率≤1%;播深以1.5~2.5 cm为宜,覆土均匀,厚度为0.5~1.5 cm;播行笔直,接行准确,覆膜严实,地膜两边埋入膜沟5~7 cm,膜面光洁、松紧适中。
 
  3种植模式
 
  种植模式须符合棉花机械化收获的作业要求(如滴灌带铺设采用1膜6行3管或1膜6行2管模式,选用2.05m超宽膜),采用利于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性的行株距配置(如66 cm+10 cm宽窄行或76 cm等行距),适当调控棉花的播种密度为19.5万~24.0万株·hm-2,从而既保证机采棉的高产优质,又便于管理和机械化作业,提高植棉效率。
 
  4深翻或深松
 
  为消除长期连作棉田的土壤障碍因子,减少耕层“浅、实、少”的问题,黏土棉田应每隔1年深松1次,壤土棉田应每隔2年深松1次。棉田深松深度以35~50 cm为宜。
 
  5水肥药一体化
 
  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,必须按棉花各阶段的水肥实际需求进行水肥精准调配,根据土壤、天气及棉花长势,因地制宜地运用水肥药一体化技术,通过水、肥、药时序及用量的智能精确调控,大幅提高灌溉决策及肥、药混配的精准度,有效提升土壤水分分布的均匀性,充分发挥水分对肥、药的载体功能。通过水肥药一体化技术的应用,可促进水、肥、药在根区合理分层和高效吸收利用,保证营养供应的均衡性,最大限度地满足棉花生长发育需求,实现棉铃分布均匀,构建合理的目标群体结构。实现“以水促肥,以肥调水”的互作调控效益,促进棉花保持合理的长势长相,提高水肥利用效率,避免资源浪费。棉花生育阶段内一般共滴水7~8次,灌水周期为9~10 d,应因墒(土壤墒情)因势(棉花长势)适当增减灌水次数及每次的灌水量。施肥应根据地力条件和棉花长势进行适当调整,可以酌情喷施适量的微量元素肥料。
 
 
[ 资讯快报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快报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