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资讯
叶剑英长子95岁逝世:生前自称“机械匠”,常带家人在大排档就餐
   23日上午,叶选平同志追悼会在广州市殡仪馆召开,气氛严肃,哀乐低徊,四处挂满黑底白字横幅,叶选平同志安置在鲜花翠柏之中,身上覆盖着照耀他一生的中国共产党党旗。
 
  追悼会中,叶选平同志生前好友与家乡父老乡亲也前往送别,人头攒动,人人泣不成声。
 
  叶选平之所以能受到如此多人思念追悼,与他平时实干谨慎、和蔼可亲的种种特质分不开关系。
 
  叶选平生前不拿架子,低调朴素,常常自称为“机械匠”,还常常带着家人与下属在广东大排档就餐。
 
  做个朴实无华的“机械匠”
 
  作为开国元帅叶剑英的长子,叶选平格外朴素低调。1941年,16岁的叶选平就被送到延安,还没安顿下来,便被父亲送往延安自然科学院学习,在大学部机械工程科攻读机械工程学。
 
  四年间叶选平成绩优异,态度积极,毕业后凭借优良表现被分配到延安兵工厂工作,虽然父亲在军中名望不小,但他还是选择从基层做起,做一名最普通的机械师。
 
  直到1947年,他才被调任到晋绥边区,担任第一机械厂干部。
 
  叶选平深知,在实践之中经历经验是不足以完成技术革新的,他时刻要求自己进步,还曾提出申请要,到哈尔滨工业大学与清华大学进行短期学习。
 
  就在热切地学习劲头下,叶选平又被派到沈阳第一机床厂,从车间副主任干起,足足干了8个年头,才升任副厂长兼总工程师。
 
  沈阳第一机床厂的名头比叶选平以往的工作单位都要响亮,这里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点部署十八罗汉厂之一,也是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助的首要项目。
 
  叶选平广阔的平台上再次提升自身,还参与了新中国第1枚金属国徽的制造。
 
  1960年,叶选平被调到沈阳市机械局副总工程师之后,随着他机械制造技术的不断提升,接连调任至北京第一机床厂,北京机械厂,最后来到国家科委,一直奋斗在制造业第一线。
 
  叶选平弟弟叶选宁生前的秘书李卫平曾回忆,在机械厂工作期间,叶选平有个十分独特的爱好。
 
  工作之余,他会拆装钟表,将家里闹钟拆成碎零件,再重新装上,以此锻炼手脚,锻炼逻辑思维。
发表评论